就医服务

就医服务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显示,我国奶类消费频率和消费量低的状况仍未改善。我国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模式,其中含有的植酸、草酸和膳食纤维等成分干扰钙的吸收,导致钙的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显示,我国奶类消费频率和消费量低的状况仍未改善。我国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模式,其中含有的植酸、草酸和膳食纤维等成分干扰钙的吸收,导致钙的摄入量更低。不过,有很多人饱受乳糖不耐受症状的困扰,导致无法通过喝奶获取蛋白质等营养,那么,什么是乳糖不耐受呢?有没有方法可以缓解呢?

  乳糖不耐受是由于遗传或其他原因,肠道缺乏乳糖酶或肠道乳糖酶分泌减少,不能够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在细菌作用下乳糖变为乳酸或二氧化碳,刺激肠道,引起慢性非感染性腹泻,称为乳糖不耐受,也被称为乳糖缺乏症。

  一般婴幼儿、青少年、儿童发病率较高,为好发人群。随年龄增加,部分中老年人可再次出现乳糖不耐受的情况。临床上可用乳糖氢呼气试验、乳糖耐量试验、粪便乳糖及尿半乳糖检测进行诊断。其主要表现为婴幼儿在哺乳或成人在饮(食)用奶及奶制品,0.5-2小时内出现腹泻、腹痛、腹胀、肠鸣等类似于食物中毒或炎症性肠炎等身体不适症状,严重者可引发水电解紊乱。

  那么,如何避免或减少乳糖不耐受呢?

  ①少量多次法

  部分人群是因肠道乳糖酶分泌量较少,此类人群应避免一次大量饮(食)用含乳糖的奶类及其制品。可采用少量多次法,也即将一份牛奶分为若干次饮用,减少乳糖在肠道内大量堆积,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引发乳糖不耐受。

  ②食物替代法

  很多食物与含乳糖的奶类及其制品具有相同的营养价值。乳糖不耐受人群饮用豆浆或食用不含乳糖或低乳糖的奶类及其制品,如无乳糖配方奶粉或豆奶粉。选择牛奶或酸奶时,要选择包装上标注有无乳糖字样的。婴幼儿乳糖不耐受发生腹泻时要停奶,应用无(低)乳糖奶粉来缓解症状,但是不宜长期食用,以免造成营养不良。

  ③添加乳糖酶法

  含乳糖食品可添加乳糖酶以降低乳糖含量。用固定化乳糖酶将乳糖水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可以解决乳糖不耐受问题,也能提高乳及乳制品的甜度。对于乳糖不耐受人群在食用含乳糖的食物,需要补充乳糖酶。每次饮食前,比如每次哺乳前要补充乳糖酶,每次饮用普通配方奶之前或饮普通的牛奶之前都需要补充乳糖酶。对于6月龄以下不愿停乳的婴儿,可选择口服乳糖酶,从而解决乳糖不耐受问题。

  ④补充益生菌法

  益生菌,主要包括乳酸菌(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以及其他如链球菌、肠球菌、拟杆菌中的某些菌株。这些益生菌进入人体后,在肠道中分泌β-半乳糖苷酶,改善机体对乳糖的代谢吸收,使胃排空速度和肠转运时间减慢,延长小肠内残存乳糖酶消化乳糖时间,促进乳糖分解吸收,也可加强结肠酵解作用,改善乳糖不耐受的临床表现。

  常见的益生菌产品,如含益生菌的酸牛奶、酸乳酪、酸豆奶,以及含多种益生菌的口服液等,但是益生菌活性随温度升高而提升并进入发酵过程,长时间常温保存容易造成产品口味变化。当温度高于60℃时,益生菌会进入衰亡阶段。因此,益生菌产品最好是在冷藏条件下取出后直接食用,避免高温加热。


缺乏运动是导致糖尿病的原因之一

  • 有数据显示,我国已经超越印度等“糖尿病大国”,成为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目前共有1亿多人为该病所困扰。就在我国成年人糖尿病“大军”日益壮大的同时,青少年儿童糖

天热乏力?提神你需要维生素B族

  • ​入夏以来多日气温居高不下,你是否感觉到四肢乏力、昏昏欲睡,一工作就想睡觉,饭吃到一半就困了?

糖尿病人可以吃火锅吗?做好这几点,想吃就能吃

  • 骨汤的、麻辣的、牛油麻辣锅、清汤的、菌汤的、三鲜的、咖喱的、番茄的……这么多的锅底摆到面前的时候,糖尿病患者该如何选择? 好多人认为,糖尿病就是吃出来的,因此糖尿病

多方合力破解“老年节后空巢症”

  • 春节过后,一些老年人在情绪和心理上一时适应不了这种反差,便出现了心情低落、情绪抑郁、疲惫无力、食欲不振、失眠、烦躁等症状,专家谓之“老年节后空巢症”。

国家卫健委: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93岁

  • 国家卫生健康委今日召开“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我们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健康中国行动实施以来进展与成效。

每天小酌一杯或致老年痴呆

  • 英国科学家对约2.1万英国人开展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每天只喝一小杯葡萄酒都有可能导致患上老年痴呆症或帕金森病。这项迄今规模最大的研究表明,饮酒会抑制一种控制人体对矿物

溃疡性婴幼儿血管瘤

  • 婴幼儿血管瘤是婴幼儿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出生后快速增生是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由于增生期血管瘤病灶的大小、部位、增生速度的多样 性,因而存在许多并发症的风险。

我国新冠特效药有了“时间表”

  • 人人都想要健康,而健康身体的一个重要基础,是按时吃饭,一日三餐规律饮食。那么,营养专家眼里的按时吃饭,究竟是几点呢? 人体消化吸收食物的时间,决定了一日需要三餐,且

创新解纷途径 减少噪声困扰

  • 失眠、焦虑、烦躁、神经衰弱……你是否曾被噪声困扰?据统计,2020年,噪声扰民问题数量在“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高居第二位。

【健康常识】远离宫颈癌变,关爱女性健康

  • 宫颈癌,全称为子宫颈癌,是发生在女性子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