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1-09 来源: 人民网
“人基因组中有8%的‘化石’序列整合自古病毒基因的,我们首次发现它的活化能诱发衰老。”1月8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光慧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研究还证明抑制这些基因
“人基因组中有8%的‘化石’序列整合自古病毒基因的,我们首次发现它的活化能诱发衰老。”1月8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光慧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研究还证明抑制这些基因的“复活”,能延缓组织和机体的衰老。相关研究在线发表在《细胞》杂志上。
百万年来,人类免疫系统积极应对病毒入侵,将其整合到人基因组中由宿主细胞的遗传调控系统接管,协同进化。随着年龄增长,遗传调控“疏于职守”,古病毒基因元件可逃脱监管被唤醒活化,导致衰老。
为了找到古病毒基因被唤醒的机制,研究团队在自建的不同衰老研究体系中,如儿童早衰综合征、成年早衰综合征等,开展了“摸底式”的转录、甲基化的异常研究。凭借高通量链特异性转录本测序、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测序、免疫电镜等多个学科的交叉技术,一步步缩小范围,最终精准锁定古病毒活化的“源头”。
刘光慧介绍,衰老细胞中致密的DNA包装方式变得松弛,这导致了古病毒基因的转录激活,而且翻译出了病毒蛋白,还包装成为病毒颗粒。
更为意外的发现是,这些病毒颗粒能够在器官、组织、细胞间有效传递并放大衰老信号,最终使得周围的年轻细胞因受“感染”而老化。
弄清机理后,团队继续探寻抑制病毒的方法。“我们首先可以利用基因编辑手段将古病毒基因复活的调控元件沉默。”刘光慧介绍,通过整个潜伏、复活、细胞间传递等不同环节的解析,研究人员开发出更多的抑制策略,靶向逆转录酶的小分子药物、靶向病毒包膜蛋白的中和抗体等技术也可以延缓组织或机体衰老。
该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古病毒复活介导衰老程序化及传染性的理论,运用分子成像、病毒学、免疫学、化学生物学和分子病理学等前沿交叉技术动态捕获“复活”过程,为衰老的程序化、级联放大和可干预性提供了全新的理论依据。
超强激光照射石墨烯实现高能离子加速
激光驱动离子加速已经被用于开发一种紧凑而高效的等离子体加速器,该加速器可应用于癌症治疗、核聚变和高能物理。
迄今最大且分辨率最高胃癌图谱发布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日报道,新加坡科学家借助单细胞测序等尖端技术,绘制出迄今最大、分辨率最高的胃癌图谱。该图谱在单细胞水平上,提供了胃癌恶化及不同患者之间肿瘤差异的新
新研究揭示记忆“拼图”存储位置
研究表明,在大脑中,复杂的记忆同样由一个整体及其部分组成。虽然整体记忆存储在海马体中,但部分细节被解析并存储在其他地方,即前额叶皮质。
“搭”盐桥,打破癌症之王关键靶标“不
KRAS基因结构处的蛋白体积小、表面光滑,像一个闪亮光滑的小球,缺乏传统小分子药物可以结合的“深口袋”结构,一度被药学界公认为是“不可成药”的靶标。